菜单

秩父神社

秩父神社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,于2014年迎来其2100周年创建纪念。神社以其华美的“权现造”式建筑及精巧的额枋雕梁远近闻名,又因其在秩父夜祭中的核心作用而广为人知。传言在此祈福多有福报,可保学业顺遂、家人安康、子孙繁荣等。

秩父神社建于日本传说中第十代天皇——崇神天皇时代。当时,秩父被认为是武藏国(现埼玉和东京)的一部分,时任国造(地方官)为供奉自家先祖“八意思兼命”建造了神社。之后,国造本人作为“知知夫彦命”被供奉于神社内。镰仓时代(1185-1333),日本史上最伟大的武士家族之一平氏统治了秩父地区,将佛教的妙见菩萨请进神社,并更神社名为“妙见宫”。1868年,崇拜神道教与佛教两者之神的“神佛习合”被明治政府严令禁止,妙见菩萨就此被神道之神“天之御中主神”取而代之。1953年,昭和天皇(1901-1989)的皇弟秩父宫雍仁亲王(1902-1953)被供奉于此。至此,这四位神灵便组成了秩父神社赫赫有名的“御四柱”。

当今的神社建筑是奉一统日本、骁勇善战的幕府将军——德川家康(1543-1616)之命而建。1569年的三增峠之战中,原先的神社付之一炬,德川家康下令重建。1956年,秩父神社被列为日本国家“有形文化财”。

神社建筑的四方额枋上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雕刻。这些作品被认为是由传说中的雕刻名家左甚五郎(1624-1644)所作,他因刻下日光东照宫建筑上的“眠猫”而声名鹊起。传闻左甚五郎的右臂被嫉恨他的同行砍下,而不得已改用左手雕刻。自此之后,他便改姓为“左”。

  • 育子之虎

    育子之虎

  • “非礼勿视”“非礼勿听”“非礼勿言”

    “非礼勿视”“非礼勿听”“非礼勿言”

  • “北辰之枭

    北辰之枭

  • “锁之龙

    锁之龙

神社正面(南侧)雕刻着无数色彩斑斓的纹饰。两侧额枋下所雕“育子之虎”尤其值得驻足细观。据传德川家康为寅年、寅日、寅时生人。这些虎兽则是为纪念德川家康捐建神社而刻。不可思议的是,众多虎崽中竟刻有一头花豹。虎并非原产日本,直到17世纪初几乎无人知晓雌虎的确切模样。或许是甚五郎见到一只花豹,误以为是雌虎,于是参照花豹的模样完成了雕刻。

神殿西侧刻有三只在额枋下惬意闲坐的猴子。与日本佛教美术中传统的共通主题——“非礼勿视”“非礼勿听”“非礼勿言”的智慧三猿不同,甚五郎将它们雕刻成“用心听”“用心看”“用心说”的“活泼三猿”。无论开朗活泼或聪敏智慧,猴子均象征消灾驱邪。

神殿的北侧刻着不分昼夜守护正殿的“北辰之枭”。“北辰”意为北极星,“枭”是猫头鹰。为避免背对神灵,有所冒犯,猫头鹰扭头观视殿宇前方,身体则忠诚地朝向殿内。据说这座“北辰之枭”便是神社能保学业顺遂的缘由(“枭”的日语发音与“不苦劳”相同,象征不费劳苦,成就学业)。

在神社建筑物的东侧刻有左甚五郎的另一杰作——一条用铁链拴住的龙,名为“锁之龙”。传说此龙曾栖息于秩父第十五所观音寺“少林寺”附近的“天池”之中。每每蛟龙兴风作浪,雕刻下必有水洼形成,故施铁索将其锁住,以保太平。

Google map

本译文由日本观光厅制作